“負即是正”,探究“全息負碳”城市未來 智庫論壇 | 2018.09.21
高碳經濟造成的環境負值對人類的懲罰正在發生,如何推進從低碳、零碳至負碳的“逆操作”,換取環境“正回應”,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
9月20日,由華夏幸福未來城市研究院與知合環境舉辦的“負即是正”(Negative is Positive)健康城市論壇,在法國文化中心舉行。本次論壇吸引了近百名各界人士共同參與,一起探討未來生態觀念與目標。
華夏幸福未來城市研究院院長李玉峰在論壇上表示,在全球視野下,建立一種更高標準的生態發展觀念,在戰略與戰術層面引導未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具有普世價值的基礎研究工作。

自2015年12月《巴黎協定》提出“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已經成為全球一致行動。華夏幸福未來城市研究院堅持將“生態”作為研究重要的價值認知與戰略導向支點,三年來與法中跨專業專家持續開展多項專題研究。
健康城市論壇是第五屆中法環境月主題活動之一,法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贊羅文哲先生,作為法國文化教育的推廣使者,在活動開幕致辭中對華夏幸福作為社會企業對環境保護做出的關注與努力表示感謝。他認為,低碳發展與經濟發展、城市發展組成了現今發展的綜合結構;希望通過中法環境月的活動能夠喚醒更多的人去關心環境,優化發展。

華夏幸福未來城市研究院結合環境月“飲、食與呼吸”的主題,還邀請到中法多位專家,聯袂闡釋生態觀念。
01 《城市規劃與健康》

JEAN FRANCOIS CAPEILLE
法國AIA基金會主席
法國AIA建筑工程聯合設計集團董事長
“健康是一種身心及社會健康平衡的發展狀態。我們倡導新型的、更綜合的醫院形式與全齡化社區的未來養老模式,這些理念在與華夏幸福合作項目健康產業小鎮中都得到了展現,并形成一系列的健康城市指南。”
02 《負即是正》

華夏幸福未來城市研究院院長
“現今世界惡劣氣候出現越來越頻繁,各方政府都提高了對生態環境的關注。華夏幸福未來城市研究院一直堅持生態發展為研究主題,提出4C生態戰略,倡導城市發展應該從高碳、低碳、零碳到負碳不斷提升進步,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我們從《道德經》的東方哲學思想出發,提出“負即是正”(Negative is Positive)的生態觀念與全息負碳城市的目標,集成全球綜合價值評價標準,構建跨專業規劃策略體系。”
03 《負碳觀念與幸福城市》

THIERRY MELOT
中法建筑交流學會專家委員會主席
“未來城市應該從人類的根本需求出發,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測定??沙掷m發展城市應該遵循十大發展戰略原則,包括對未來的自省、對共同生產及土地利用的共融、通過精細的公共交通網絡進行城市建造、圍繞大型交通樞紐點的聚集和建造、營造海綿城市、城市水系統韌性、復合型城市與便利可達、促進能源利用的自給自足、生態材料的建設采用、城市特性塑造等。”
04 《健康土壤帶來健康生活》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首席科學家
保爾森基金會贊助中國項目團成員
2013年中國專利金獎獲獎者
“農業本質上就是生態問題,土壤則關乎農業的根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共17項,多則與土壤相關。根據健康土壤的標準與其生態價值,中國現在土壤的有機質低,土壤具備很強的碳庫,是巨大的碳匯系統,土壤有機碳的生態功能與可持續發展服務價值有著密切聯系。健康的土壤才能培育健康的食材,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如何使中國土壤回到健康的狀態,是一個新產業和生態系統,是城鄉聯動的產業規劃不可忽視的重要支撐。”
05 《負材料與正氣候》

LAURENT MOULY
LM ingénieur事務所創始人
節能建筑與環境工程設計專家
“城市建設中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用生物材料進行建造的房子可以很好的優化解決這類問題。漢麻混凝土是利用了漢麻生產中常常被廢棄的外皮,在常規的混凝土加入了這樣的材料,卻形成主動性的溫度、濕度的調節作用,使建筑變得更加生態與智能,并且這已經在實踐建設中得到驗證。我們十分推薦生物材料的應用,是因為我們人類的各項活動,從根本說來都是從自然當中獲取資源,加以利用后成為人類更優質的寶藏。”

當天,華夏幸福未來城市研究院還發布了新書《健康城市:走向有益健康的城市規劃》。該書是華夏幸福第一本國際出版物,由華夏幸福未來城市研究院與法國AIA基金會聯合編寫。作為一本關于全球健康城市規劃理論及實踐的專著,其將中西方文化健康觀念與如何治理大城市病建設宜居城市相結合,提供有創造性工具體系,包括法國專家提出的危機因子、健康媒介及未來城市研究院創制的曼陀羅規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