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模式
誠意正心干好產業新城
華夏幸福產業新城PPP模式
PPP,全稱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伙伴關系。該模式下,政府與企業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長期合作,互利共贏。
華夏幸福與地方政府確立的 PPP 合作模式,基于“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核心原則,充分尊重政府在合作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并發揮市場化效應,把“伙伴關系、長期合作、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等公私合作理念融入產業新城的協作 開發和建設運營之中。
合作期間,政府是產業新城規劃的審批者、產業項目的決策者和服務質量的監督者;華夏幸福是產業新城項目規劃、設計、建設、 運營服務的直接提供者。雙方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實現1+1>2的效果。

模式特色
- 完整性
- 運營性
- 有效性
- 共贏性
一個完整的公共產品
產業新城PPP模式開發運營的是一個完整的公共產品。在合作過程中,政府將經濟發展與社會服務等方面的非行政功能整體委托給華夏幸福,通過設立管委會確保項目的公共屬性以及供給效率。華夏幸福則遵循整個區域的城市開發規劃和產業政策,從全生命周期角度,為合作區域頂層設計產業發展方向,規劃幸福宜居城市藍圖,并有效統籌產業和城市關系,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公共產品,也就是產業新城。它既不是單一的、孤立的PPP項目,也不是簡單的單體項目的累加,有效地克服了單體項目短期效應的弊端,確保了整體效益和長期運營的效果。

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運營
“運營性”是華夏幸福產業新城PPP模式最突出的特點。華夏幸福深知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動力之源,堅持以產業發展為核心運營產業新城。多年來,構建了功能強大的招商網絡、遍布全球的孵化網絡、全程服務的培育網絡和豐富的產業資本投資驅動支持體系,在合作區域打造先進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通過產業發展服務將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有機融合起來,讓基礎設施充分發揮作用,不斷提升城市運營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了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的良性循環。

更為有效的公共服務
華夏幸福提供的是一攬子更為有效甚至物超所值的公共服務,能有效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根據政府和市場的需求,華夏幸福采取完全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依托專業規劃設計團隊,為區域制定前瞻性的戰略發展規劃;依托科技、創新和資本驅動,構建全球化的產業招商網絡;憑借專業化的運營服務團隊,為入園企業提供一攬子配套服務等。固安、嘉善、溧水等產業新城實踐充分證明,華夏幸福有效提升了合作區域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和經濟發展水平,增強了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改善了當地的區域價值和生態環境。

企業與政府的互利共贏
華夏幸福創造性地引入了一套互利共贏、政府沒有任何財政風險的合作機制。在產業新城建設運營過程中,地方政府和華夏幸福的利益高度一致。雙方在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評價的基礎上,約定具體合作細節,最終實現合作共贏。對政府而言,如果當年財政沒有增量,則不需要支付服務費用;財政增量到期仍支付不清的,按合同予以豁免。華夏幸福則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投入機制,完成實際投資且產生效益,使地方財政收入明顯增加,公司按約定獲取相應報酬。企業與政府利益高度一致,實現共贏。

政府認可
-
2015年7月
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華夏幸福與固安縣在PPP模式方面的積極探索 >
-
2015年7月
固安工業園區新型城鎮化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首批PPP項目典型案例 >
-
2016年10月
固安高新區綜合開發PPP項目、溧水產業新城入選財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項目 >
-
2017年3月
“固安工業園區新型城鎮化PPP項目供熱收費收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上交所批準發行 >
-
2017年5月
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產業新城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二批PPP項目典型案例名單 >
-
2018年2月
團風、南潯、新鄭三產業新城入選財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項目 >